发布日期:2021-05-18 浏览次数:22850
10 年可以很长,毕竟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 3 年而已。
10 年可以很短,毕竟从互联网兴起到深入每个人生活还不到10 年。
10 年前,比起 PC 机里界面呆板的OA 系统,人们更愿意用更“古老”的聊天软件对接工作。
10 年后,OA 系统没有移动化,都会被看作是“古董”。
10 年了,在移动办公这条路上走了很久,终于可以回头看看来时的路。
故事发生在 2011—2013年孕育企业互联网的先机
2011 年,对于国内方兴未艾的新经济产业来说,是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7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推出了各自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互联网产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得到了上至国家最高层,下至民间创投机构的关注和巨额投资,通过发展新经济产业来升级转型来使国内传统产业升级转型达成业内的共识。
这一年,第三方支付“转正”,央行下发第一批支付牌照,二维码支付逐渐有了雏形;每个人睡前习惯性“刷微博”,争相赢得微博勋章;微信冷启动的 433 天时,用户数达到 1 亿;
这一年,金蝶集团的徐少春主席开始研究移动互联网怎么与企业商业运营结合起来。在金蝶集团,新型的企业社交正在孕育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那时,徐主席每隔一段时间,会在公司内部的金蝶微博上发表自己对于业务的思考,每当员工的回复中有合理化建议,他会直接 @ 给经理人,确保这些建议在第一时间得到推动。他的自我评价是,“这就是 @ 式管理。希望被 @ 的同事,要采取迅速的行动或反应。”比“@ 式管理”更让他兴奋的是,在过去半年里,金蝶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家社交型企业。
IDC 的数据表明,在每周的工作时间里,企业有超过 62% 的员工需要在多个地点工作,这些员工每天有超过 38% 的时间浪费在重复工作和信息搜索上,而超过 71% 的员工对工作没有投入足够的热情。这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如何帮助需要协作的员工更方便的进行交流与分享,降低企业沟通成本,因此,企业社交网络开始成为关注焦点。
区别于 Facebook、Twitter 和新浪微博的是,企业社交网络只对企业员工开放,只有相同域名的公司邮箱才可以加入,与同事展开沟通与协作。
作为中国企业管理软件领军企业,金蝶集团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空白,把原先定位于广度传播的微博产品打造成这一企业刚需的解决方案。
2012 年初,金蝶集团发布了自己的企业社交网络:金蝶微博。金蝶微博上线仅 70 天后,迅速获得了 1 万家企业、10 万用户的规模。
2014 年移动互联网开启企业平台战略
时间这个东西,在遇到任何猛烈成长期就显得异常短暂。O2O 从投融资人嘴里的故事变成了互联网三巨头争相抢滩的新模式;大数据元年已过,4G 牌照的发放,让大数据腾空而起;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 8956.85 亿,年增长率 234.3%;大洋彼岸懒得加班的美国人,并没有很用力地试水移动办公,那个时候谁会把上市当真呢?预计 slack 自己都不会;“组织的崩塌” 开始刺激管理者敏感的神经,金字塔组织站不稳了,动荡中迷茫中混乱中,某种秩序正在被重建。
2014 年,万科副总裁兼 CFO 王文金问了一句 “你们能不能做出一个像微信这样,但面向企业的工作平台?” 这就加速了云之家向平台 + 协同的方向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云之家 V4 版本诞生,正式定位移动办公平台,倡导新的工作方式。当时徐少春介绍,云之家从社交化的工作空间,演化到移动办公平台,历时了三年时间,是一次重大新版升级,是金蝶双核驱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鼎力之作,将带给用户全新的体验,开启一种新的工作方式。
云之家产品总监宋凯也表示,此次发布的新品聚焦于三大方面发展,即“移动优先、工作即连接、平台生态”。此处接着说云之家客户万科,自选择云之家以来,便一直向着理想的协同方式探索。
到这时,基于云之家 V4 版本开发的“万科微 V”已将诸多管理服务从 PC 转移到手机上,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信息门户。该产品不仅可以像微信一样进行沟通交流,而且可以以订阅的方式轻松获取所需的办公轻应用。后续,万科将继续扩展微 V 在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中的深度应用,让此平台成为新的生产工具,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但双方携手的巅峰时刻依然没有到来。
2015—2016 年拉开移动互联网办公市场角逐大戏
沿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脉络,时间来到 2015 和 2016 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指示下,70 后到 00 后们都坐不住纷纷起来创业,平均每 8 分钟诞生一家新公司;2015 年底敬业福受追捧的程度预计超过人民币,除夕夜将近一半的中国人参加线上抢红包活动(另一半预计是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和孩子);在阿尔法狗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举杯消愁愁更愁时,中华大地上却一片欢声笑语:原来是主播们在直播间里忘情喊麦,地铁老人盯着自己的步步高手机,半天也看不懂现在年轻人怎么都喜欢穷小子逆袭成霸总的故事,当然更看不懂抖音背后有家公司叫字节跳动。
与此同时,移动办公行业终于被巨头盯上了,腾讯和阿里相继将自己的亲儿子企业微信和钉钉扶上舞台,毫无疑问,这两个孩子出生就含着一样质地的金汤匙:流量。不少媒体将两个产品的相继问世定义为:一场心照不宣的战争。
To B市场和To C市场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差别。万科与云之家的合作在 2014 年还没有迎来巅峰时刻,为什么呢?因为 2016 年,全球第一大房地产董事长王石,成为了云之家代言人。
金蝶云之家携手王石再战江湖
据媒体采访资料可考:王石本人一直是金蝶的老用户, 也一直使用金蝶的管理产品。万科在行业上成为标杆,世界一流的管理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金蝶软件一直伴随在他们身边。王石跑步登山赛艇都不耽误公司管理,云之家帮助万科打造的微 V 移动办公平台,让管理触手可及。
云之家 V7 的诞生也正是颠覆传统 OA 的开始,在当时曾一度引发行业关注。除了王石的代言,据说当天在发布会现场, 云之家与数百名嘉宾现场互动,使用 V7 在不到 5 分钟内就创 建了一个超过 300 人、组织架构清晰准确的企业通讯录,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一般情况下,一个三百人的企业平均需要一 周时间才能做好类似的架构组织。
至此,移动办公市场三足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正应了当时那句络流行语:一言不合就开战。
2017—2019 年,互联网企业盛衰跌宕 数字化协同驱动业务创新
从 2017 年开始,对企业来说颇不宁静。先是共享单车成了风口上飞起来的猪,背后的大佬们疯狂揽金融资,但是又先后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迅速滑坡,垃圾场的单车堆积如山,线上等退押金的用户们望眼欲穿;阿里旗下盒马鲜生营业一年实现盈利,然后美团等大佬以及一系列线下菜市场闻风而来,火速扎堆,意图分享万亿级大蛋糕,但没想到连年的补贴战打到连一杯速溶汤都难喝到;区块链和下沉市场一并火了起来,一并推动着数字经济向前发展,也一并面临着爆发式增长带来的迷茫。
大家面面相觑,最后将目光投向了移动办公市场,真正的厮杀时代才来了。钉钉跑马圈地聚焦政府和学校,一边高歌“酷公司” 的品牌主张,一边连接智能硬件做生态;企业微信也不甘示弱,通过与微信的数据实现互通,打造独一无二的私域流量:企业端直接到用户的即时通讯方式;华为不紧不慢地部署了 WeLink,通过强大的品牌实力迅速拥有了自己的姓名,还有老牌 OA 厂商泛微、蓝凌、致远……总之,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商正在不拘一格地构建一张 To B 的在线网络。
IDC的相关历史跟踪数据显示,云之家从2015年到2017年在中国大中型企业移动办公市场用户数第一;从2018年起持续在中国SaaS协同市场占有率第一。
虽身处行业的爆烈生长期,前期已经沉淀了好几年的云之家相比之下比较理性。然而有时候内敛不见得是件坏事,因为走在最前面的人,是要负责探索前路的。不可否认,流量和补贴带来的红利,是迅速积累用户打开市场的最快速手段。那么,然后呢?即使再强大的后台,也不会一直被人薅羊毛(养羊也需要成本。做产品?产品力、业务理解力、资质等问题都是硬核门票。)同时,固定的场景,不断强大的对手,硬打下去,只会变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是上上策。
这个行业难道就没有一直不变的价值恒定标准吗?有是有,不过需要时日去探索,云之家就花了 2 年。在当时,企业协同办公的厂商选择不少,但各家产品做得相对固定。因此,很多中大企业牺牲一部分自己的诉求,选择并不太好用的产品,“妥协”这样的现实。而云之家则从中看到了机会,在“平台 + 协同”方面做大力优化和拓展,目的是做大量的满足中大企业个性诉求的定制化服务。
2019年,云之家聚焦中大企业市场,将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产品发展的起点,以帮助头部客户成功引领标准产品成功,以标准产品成功来帮助更多的客户成功。
云之家领先行业独创企业级 OTA 和 CST 客户成功模式。前者类似于其他手机软件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更新,这就让中大企业的办公系统迁移和替代几乎没有额外的成本。后者 CST 又称“铁三角”模式,由头部客户成功经理牵头,加产品团队和生态伙伴一起解决客户数字化转型的问题,这个铁三角团队是一个精湛的作战团队,包括三个核心角色,客户成功经理,项目经理,专业运维,以提升客户的客户满意度为目标,来帮助客户成功。因此,从 2019 年开始,云之家携一众标杆客户为行业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这里要说到云之家的另一个老朋友——温氏。可不可以用一个平台把农户养户和员工都连接起来,让流程和信息都能自由并且高速流转起来,与上下游共赢?作为世界养殖巨头, 温氏以其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战略给云之家提出了这个新奇的需求。
云之家反倒觉得,更有行业深度价值。根据温氏的需求,第一步是连接农户。先将 "5 万农户一个家 " 作为核心任务,着重打造养户数字化服务协作平台。服务上下游渠道高效协同,支持与养户即时沟通、业务协同、服务信息共享,促进温氏养户服务业务、资源整合、共享、拉通;以数字化服务赋能养户,提升服务效率、 生产效率。这就完成了生态圈建设第一步,养户连接。
在有序协同养户后,接下来温氏致力于让员工和供应商更流畅协同。区别于以往电话 +N 重社交软件采购沟通方式,云之家帮助温氏打造统一的采购共享服务平台,连接金蝶云 · 苍穹平台,建立生态组织通讯录,构建社交化业务协同能力。同时打造供应商跨企业审批通道,让合同、资金等物资流转更便捷透明,实现企业员工、供应商客服的高效协同。重塑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完成生态圈第二步:供应商连接。
往后,温氏还规划将经销商“圈”入自己的生态,携手上下游,构建越发不可战胜的生态竞争力。这个产品,便是云之家典型的客户成功创新产品:生态圈。
2020 年疫情带来商界大洗牌,加速重构数字战斗力
经过 8 年时间的沉淀,中国互联网生意虽仍有迷茫,但渐入佳境。然而,一场疫情带来行业大洗牌。
2020 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不确定性成为悬在国内外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时间,大家不得不裹足不前。然而,不等冷静下来思考应对策略,许多昔日的友商相继倒下,而没倒下的,多半也在咬牙硬挺。
国内外一片萧条中,生产生活仿佛都被逼到了另一种模式下:低接触导致强协同。
我们看到大大小小的商业活动被迫取消搞成了线上直播;以前公司的 leader“空中飞人”们此刻也坐在沙发上开视频会议;熊孩子被安排在电脑面前被家长监督上网课;喜欢吃外卖的御宅一族干脆不出门,比宅更宅。
但毕竟,社会要进步,企业要发展,即使宅在家里,也还是要上班的。因此,移动协同又被推到了制高点。据 IDC 在 2020 年度的调研数据显示:CIO 们将 “打造新的远程办公与企业协作系统”作为数字化转型聚焦领域的首位。
为此,云之家携手九州通、海信、禾丰牧业等客户开展系列的数字化抗疫主题直播,传播抗疫复工复产正能量。
九州通 CTO 毛军说 : “武汉封城之后 , 为积极应对疫情 , 云之家帮助九州通有效克服了远程办公的重大难题 , 通过健康打卡、智能门户、在线会议和连接 ERP 等移动工作平台功能 , 实现业务协同化、工作移动化、传播扁平化、沟通多元化、联通高效化、决策数据化 !”
海信办公共享系统部部长侯静表示:从 2018 至今 , 基于云之家打造的信鸿协同平台对海信的价值 , 已经从协同办公变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海信倾向于把云之家的核心 IM 能力跟企业更多的应用系统连接起来 , 让每套系统都从一 个冰冷的、不智能的状态变成一个有温度的、智能的状态。
比如跟生态圈三千多个专卖店伙伴的连接 , 可以在不出差的情况 , 及时获悉总部的产品和销售政策 , 专卖店的经营情况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包括 IOT 的应用 ,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无接触的电子打卡、扫码进办公区域等与云之家携手共创的应用,也都帮助海信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2021 年,展望未来 每个企业都有“云个性”以及建立在平台之上的生态互联
很多人都曾希望 2020 快点过去。而当 2021 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人间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什么都没改变,又好像什么都在变。对企业而言,莫过于不确定性这个东西一旦产生,就无法消失,你只能适应,无法回避。
关于协同办公行业的未来,学者以及从业者,都有自己的观点:首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BiMBA 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最早提出组织共生模式。2019 年,在陈教授的新书《共生》布会上说:“我们正处在大变革时期,或者说,我们正处于艰难的生存时代。要避免自己被时代淘汰,唯有开放自己,调整自己的认知方式,调整自己的组织管理习惯,甚至很大程度上要 否定自己。”
个体与组织的关系,因为互联网技,由个人服从组织目标的“服从关系”转变为个人与组织的 “共生关系”。个体因为技术所拥有的能力超乎想象,这种变化和不确定性即是组织的挑战,也是组织的机遇,驾驭不确定性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而路径和方法就是构建 “共生型组织。”
从 M to C 到 C to M。以前企业的战略起点不是从顾客这一端来而是从企业核心能力来,现在要求企业必须从顾客出发。坚持把顾客主义提这么高,原因在于所有不确定下只有一个东西是确定的——就是顾客价值,顾客成为组织成员间唯一的价值几何点。
直线型行业发展路线被弯曲和重构、黑天鹅事件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都要求组织反应越来越敏捷。因此,驾驭不确定性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而路径和方法就是构建“共生型组织”。
其次,一体式融合发展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模式。有业内专家曾经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过去的信息化建设用 ERP 建系统犹如盖房子,只要盖起来就可以大功告成了。而现在企业普遍面临不确定性,要求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和迭代,引发的业务和组织调整更是分分钟的事,所以就要求与之对应的数字化建设不仅要盖房子,还要搞装修,但整体的工期可能还会面临大幅度压缩。而在此种情况下,CIO 们势必会想到造一个既能满足随时随地全员线上协同,又能够响应业务变化,迅速整合现有 ERP系统能力的“万能”数字中台。
第三,AI 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突破效率的提升瓶颈,更懂用户的工作。仅立足于当前,管理者在审批流程的时候,系统就能立刻推送流程主题相关数据给他,帮助他快速审批;做面包的师傅在准备第二天的面包时,手机上就能收到当天各个渠道面包的售卖情况,根据此来判断应制作多少面包能刚刚好;制造业企业客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的一张报表,通过实时读取来自证券交易所、市场原料监测系统等渠道而来的包括尿素、 布朗特原油期货、带息负债总额等数据,及时调整生产和市场策略,不仅防患于未然,更能将赢取先机变成创造先机。
最后,混合云部署模式成为应对多样化需求的有效策略, 2020 年,IDC 发布了《云计算新篇章多态融合的混合云架构白皮书》报告。报告指出,93% 的企业在过去一年中曾经有将公有云环境中的应用程序或数据迁移到私有云或传统数据中心中的行动。
深读 IDC 报告,不难发现企业中海量数据的敏感度各不相同。对于研发资料、设计图纸、财务报表等核心数据,企业更希望将其存放在自己的数据中心,以便更大限度保障数据安全。而对于非核心数据,企业则倾向于将其存储在部署便捷、初始投入小、运维成本低的公有云平台。
因此,未来企业将根据自身需求、工作负载类型以及对数据和应用的不同安全级别,在数字化转型落地过程中倾向于公有云 + 私有云的混合部署模式,每个企业都打造自己的专属协同云。
譬如,在工业制造领域,云之家助力河钢,打造 " 河钢在线 " 连接 12+ 万人的公共服务平台;在智能通讯领域,云之家为华为海洋,68 天快速搭建自主可控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在农 机制造领域,云之家助力中国一拖,打造 " 中国一拖东方红云 "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家电制造领域, 云之家打造海信白色家电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平台。
然而如前文所说,这些大企业越来越倾向的 “精装修” 需求,往往不是标准化产品就能满足的。更多时候需要一个有平台基础,且以帮助客户成功为业务诉求的厂商,根据客户业务战略 + 数字化转型场景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所以,在未来,SaaS 协同乃至整个 SaaS 厂商的线上线下服务能力都将成为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指标。
10 年可以很长,区区几千字说不清楚的事情太多。10 年也可以很短,短到干掉你的人都来不及知道你是谁。10年,云之家见证中国企业互联网的发生发展,见证移动办公从 “无” 到 “有”,也曾与无数中国企业一道,试图探索不败抑或永生的模式。一炮而红,一夜暴富的故事或许还会发生,to B 市场还是相信专业主义。“客户成功”模式这个 SaaS 行业公认的做法,都需要去沉下心亲身验证。
秉承“高效、安全、个性、融合”的发展理念,打造每个人心中的云之家,尽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更宽松自由的办公,对企业员工个人的赋能,将产业数据与管理数据打通,打造企业全价值链在线化的工作平台、实现组织的智能化一定是长期的目标和方向。用更专业的产品性能和定制化方案,为客户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问题,这个十年云之家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期待云之家的下一个十年,为企业数字化赋能更多。
真正的高手都坚持长期主义。企业面临如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当下,在不知永远有多远的当下,倒不如耐着性子将手里的事情做透。因为真正有说服力的方法论,无不是从不断解决问题打怪升级的过程中磨炼出来的。
正如,唐僧四人到西天后第一次取的是“无字经”,大家都觉得那是假的。然而真经,已经随着九九八十一难的化解,内化成了生生不息的能量。
5月20日是云之家十周年的生日,现在启动倒计时的节奏,更多惊喜,请多关注!
云之家是国内企业云服务领域的龙头金蝶所孵化的创新SaaS协同厂商,致力于打造值得托付于的一体化协同平台,帮助企业构建高效的组织协同(覆盖传统OA)、可组装的业务协同(让ERP/HR/CRM/SCM/MES等应用协同化)、敏捷的场景协同(轻云零代码协同应用构建平台)和智能的数据协同(业务分析/数据中台)能力。
云之家已为上万家中大型企业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信创的协同解决方案;典型客户包括硕世生物、百瑞源枸杞、深圳麦科田、华海通信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包括OPPO、海信、通威、河钢、安踏等众多500强企业。
IDC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云之家连续第六年领跑中国SaaS协同市场。IDC预测到2025年,SaaS协同市场份额将超越传统本地化部署市场的份额。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